李先生患糖尿病8年,平时血糖控制得时好时坏,最近他发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浮肿,鞋子也变得紧绷。起初他没太在意,直到体检时查出尿蛋白异常,才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。医生告诉他,如果早一点发现信号、早一点干预,肾功能损伤完全可以避免。
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肾病的首要病因,约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肾病。但大多数早期患者毫无感觉,一旦进入晚期,治疗困难且不可逆转。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如何识别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,以及如何有效预防。
身体发出的“求救信号”
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蔽,但细心观察仍能发现蛛丝马迹:
1. 尿中泡沫增多
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,久久不散,像啤酒沫 提示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可能超标2. 身体浮肿
展开剩余69% 早晨眼睑浮肿,下午脚踝、小腿肿胀 按压胫骨前皮肤,凹陷不回弹 体重在短期内迅速增加3. 尿量变化
夜尿次数增多(≥2次/晚) 总尿量逐渐减少4. 异常疲乏
精神不济,嗜睡,乏力 活动后心累气促5. 食欲减退、恶心
肾功能受损导致毒素蓄积的早期表现6. 贫血迹象
面色苍白、唇甲色淡 肾功能受损影响红细胞生成7. 皮肤瘙痒
尿素通过汗液排出刺激皮肤尿微量白蛋白/肌酐比值(UACR)
最敏感的早期指标 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测1次血肌酐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(eGFR)
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肾脏B超
了解肾脏大小、结构变化1. 严格控制血糖
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.0%以下 空腹血糖4.4-7.0mmol/L,餐后血糖<10.0mmol/L 平稳控糖,避免大幅波动2. 管理血压
血压控制在130/80mmHg以下 限盐(每日<5克) 遵医嘱使用有肾脏保护作用的降压药3. 调整饮食
适量优质蛋白: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鱼 避免高蛋白饮食 低盐、低脂、低磷饮食4. 定期筛查
1型糖尿病确诊5年后开始筛查肾病 2型糖尿病确诊后立即开始筛查 每年至少检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肌酐5. 避免伤肾因素
慎用非甾体抗炎药、部分抗生素和中药 及时治疗尿路感染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,避免肥胖即使没有任何症状,糖尿病患者也应定期进行肾病筛查。早期发现、及时干预是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唯一有效途径。
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是缓慢的过程,从微量白蛋白尿到终末期肾病往往需要10-30年。这给了我们充足的干预时间,关键在于是否重视并采取行动。
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,请从今天开始关注肾脏健康,别让“沉默的肾脏”悄悄受损。欢迎转发给需要的人,可能改变他的一生!
【温馨提示】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遵医嘱
发布于:北京市在线配资查询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